今日,央行官网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 ,报告提及,央行将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
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指出 ,对于未来政策把握,央行依然强调了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 、内部与外部、支持经济与银行自身健康性四方面关系的平衡,同时,考虑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内需不足 ,下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抓好政策落实,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今年以来 ,在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有市场机构将存款增长放缓视为存款“搬家”到股市。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从利率传导机制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说明了资产配置调整的原因 。
融资结构变化、经济转型加快 观察金融总量要多看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财联社记者发现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设了“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 ”专栏。
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过去市场更关注贷款,但在融资结构变化 、经济转型加快的背景下 ,要更多看社会融资规模。
上述专家具体解释称,随着直接融资发展,企业发债融资更加便利 ,融资成本也明显降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更愿意发债替换贷款。地方政府也更倾向于用政府债券解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化债和置换存量债务 ,对银行贷款也都有一定替代作用 。但无论是贷款等间接融资,还是债券等直接融资,二者都是信用扩张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 ,从涵盖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角度看,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表明“宽信用”效果正在显现。
另外 ,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房地产、基建、地方融资平台等信贷依赖度较高的传统领域增势放缓,技术密集型产业 、服务业加快发展 ,但其具有“轻资产、轻负债”特征,贷款需求难以填上传统动能留下的“坑 ”,长远看信贷增速中枢也会下移。
此外 ,近年来银行为了提高资产质量、防风险,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客观上也对贷款增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部分资金实际上已经投放给了经营主体 ,在实体经济中会持续周转使用,社融中也会有体现 。
“深层次看,高质量发展阶段也不需要片面追求垒高信贷规模 ,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只盯着贷款增速,既不符合经济规律 ,也可能带来僵尸企业难以出清 、资金空转等问题。”业内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货币信贷要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是对新形势下做好宏观金融调控的深刻阐述,未来重点是盘活存量金融资源 ,提升信贷资产质效。
金融总量增速要与实体经济发展阶段相适配 要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
“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专栏指出,当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达27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随着基数变大 ,未来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 。这与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陆家嘴论坛发言一脉相承。
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 ,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
市场专家对财联社记者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 ,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增长也在发生变化 。静态对比金融总量的绝对增速,或是一味追求金融总量高速增长 ,这些方面是很难持续下去的。货币金融环境要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未来要更加注重盘活低效利用的存量金融资源。
五组利率比价关系需关注 资产配置调整和市值变化影响金融资产结构
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还详细介绍了央行政策利率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至不同细分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并列举了几组重要的利率关系 。包括央行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的关系、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的关系 、不同期限利率的关系、不同风险利率的关系。
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保持合理的利率关系,正是未来畅通利率传导机制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少资金空转套利。另外 ,经济活动中涉及利率的资产众多,各类资产的期限、风险 、流动性不同,利率也存在差异 ,但理想情况下,要保持合理的比价关系。
上述专家举例称,比如 ,银行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之间,需要维持合理的期限利差 。贷款和债券、理财和存款的利率也需要更加协同。实际运行中,各类金融市场都会存在阶段性的波动 ,甚至有时会因为非理性因素,大量主体集中配置某类资产,再加上羊群效应 ,会导致资产收益波动较大。
“比如,前些年债市收益率的下行,今年资本市场活跃度的上升,近些年房屋租售比的回升等 ,这些本质上都是不同资产收益比价关系变化的体现 。 ”业内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未来加强政策协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 ,保持合理的利率关系,也是央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 ,有市场机构将存款增长放缓视为存款“搬家”到股市。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从利率传导机制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说明了资产配置调整的原因 。
有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宏观层面看,严谨来说,存款搬家这种说法实际上不够准确。居民、企业和非银机构用存款买卖股票 ,只是存款和股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买股票的人存款减少、股票增多,卖股票的人股票减少 、存款增多,整体上看存款是大体不变的。当然从大类资产市值的角度看 ,股市上涨,会带来股票总市值上升,相对于存款的比重会有提高 。
“对于个体而言 ,投资者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会根据不同资产的收益率,把储蓄存款转换成其他资产。 ”专家表示 ,比如,当存款利率趋于下降时,会更愿意买理财资管产品 ,但从理财资管的最终投向看,大部分也还是购买同业存单、存放在银行或购买债券,最终还是会体现为银行的同业存款或是经营主体的存款。
还有市场分析人士提到 ,近期居民存款增长放缓、非银存款增多,主要还是与前期规范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有关,非银主体存款趋于定期化,也更愿意持有同业存单 。
货币创造和派生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发放贷款并非商业银行货币派生唯一途径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还通过专栏分析了基础货币和货币的关系。报告指出,基础货币变动会影响广义货币的创造和派生,但二者也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货币创造与派生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三个部门。其中,商业银行通过资产扩张派生出存款 ,形成广义货币,这是货币创造的关键环节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但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在根本上还要受到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的影响。
“简单说,当企业和居民有融资需求,商业银行有放款意愿和能力时 ,货币创造过程才会发生。正如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专栏所描述的那样,如果银行货币创造动力较强,投放一定的基础货币就可以撬动更多的货币,反之即使基础货币投放很多 ,但只是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货币创造也不一定多 。”
业内专家还表示,发放贷款并不是商业银行货币派生的唯一途径。传统上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中比重较高。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存款是长期以来我国广义货币创造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深化 ,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方式也更加多元,既有传统的发放贷款 ,也会购买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二者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
“应当看到,商业银行无论是发放贷款还是购买其他金融资产 ,都会同时形成对手方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派生出广义货币。”上述专家强调 。
(文章来源:财联社)
炒股指杠杆收费:股票开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
股票怎样网上开户:股市中什么叫杠杆-低市值+高科技+滞涨股曝光 23股上榜
怎样申请股票网上开户:股市中的杠杆-胖东来招900人 保安保洁要求“不超25岁+本科”!最新回应:到手月薪近9000元高于同行
买股票开户需要些什么资料:股票杠杆怎么开-MSCI宣布指数调整!纳入这些股票(附名单)
股票杠杆开通的条件:怎么股票开户买股票-北交所官宣!10月9日起全部切换920代码!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股市杠杆网站:股票网上开户怎么办理-特朗普“最后通牒”下哈马斯表态积极 和平开启还是缓兵之计?
联丰优配-联丰优配平台-厦门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联丰优配-联丰优配平台-厦门股票配资㉖投资者在选择股票配资平台时,应留意其是否提供定期的投资报告和业绩评估,这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投资情况。
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有哪些优势?投资价值如何?...
记者辛圆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
记者|赵阳戈年初,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
2025年3月25日,倍轻松(688793.SH)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倍松”)拟通过大宗交易...
近日,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3月24日,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24日...
【隔夜行情】•周五(2025年3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截止收盘,沪指跌1.29%,报收33...
文/吴治邦3月24日早盘,在2024年年底压哨实施完毕重整计划的*ST花王股价继续跌停。自2025年1月...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刘晓指出,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市场大幅...
记者辛圆给补贴、建平台,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湖...
当地时间3月24日,特斯拉美股涨幅扩大至5%,现报262.055美元/股。...
3月24日,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瀛通通讯直线涨停,明月镜片涨超10%,比依股份、博士眼镜、恒玄科技、国光电器等跟涨。...